[摘要] 当“美债”“欧债”一系列债务危机在过去一年成为社会“热词”之后,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也将在2012年迎来今后几年的偿债高峰。如果说政府怎么还钱、怎么借钱与怎么花钱成为百姓关心的热点,那么如何疏堵结合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则成为地方政府今年的一大任务。
构建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去年10月份,首批地方政府的自行发债试点引人关注,在顺利完成招标发行后,不少业内专家认为,从中央政府代发到地方政府的自行发债,显示出地方政府获得了进一步的自主权。除去保持经济增长与合理信贷投放,地方债务问题的逐步透明化,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打开了新路。
赵锡军认为,地方的自行发债成行是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化的一个进步。但在这背后,在财政监督以及发债规模上未来还需要考虑更多,不仅要持续对之前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清理并保持警惕,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欧美国家过度举债带来的“慢性毒害”。
升认为,对于地方债的借贷规模要求、债务来源、定向使用状况、借款还款程序都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同时还要落实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政府换届后不能单一由后来者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
财政部昨天在其网站公布2011年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去年我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月-12月累计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幅达24.8%。其中,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达89720亿元,增长22.6%。不过,就个人所得税而言,自去年9月1日起征点提高后,居民负担整体减轻550亿元。
从财政支出来看,去年1月-12月累计,财政支出108930亿元,比上年增加19056亿元,增长21.2%,各项重点支出都得到较好保障。
并未出乎业内人士的普遍预期:刚刚过去的2011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37万亿元。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一历史新高?
收入:人均排名仍在百位之后
2011年,财政收入达103740亿元,增长24.8%,延续了近些年我国财政收入持续较快的势头。2002年财政收入为1.8万亿元,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元,2010年突破8万亿元。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从横向视角来看,近几年,美国财政收入保持在4.5万亿美元左右,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保持在8500亿美元到1.5万亿美元之间。在国际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的总体规模已不小。
财政收入规模从根本上来讲体现出的是经济的规模。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站在世界第二的位置,财政收入也在以不断登上新台阶的方式加以印证,但从人均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世界排名仍处于百位之后。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