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所带来的城市蝶变,在斗门建县50周年之际,斗门区内交通路网改变已今非昔比。区内接驳的江珠、沿海、机场、高栏港等4条高速公路和省道、县道以及部分乡村道路都已成为当地人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所带来的城市蝶变,在斗门建县50周年之际,斗门区内交通路网改变已今非昔比。区内接驳的江珠、沿海、机场、高栏港等4条高速公路和省道、县道以及部分乡村道路都已成为当地人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
15公里长的黄杨大道将进行破碎板修复;5条低标准县道升级改造工程争取年内动工;25条乡村道路力争年底前完工。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毫无疑问,交通对于城市群的聚集、产业的布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迁移等,都有导向性作用。
斗门区是历史老县城,区内的省道、县道以及乡村道路都存在老化的历史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所带来的城市蝶变,在斗门建县50周年之际,斗门区内交通路网改变已今非昔比。区内接驳的江珠、沿海、机场、高栏港等4条高速公路和省道、县道以及部分乡村道路都已成为当地人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
两个月后,15公里长的黄杨大道将进行破碎板修复;5条低标准县道升级改造工程争取年内动工;25条乡村道路力争年底前完工,从省道到乡村道路,斗门区内的交通路网将全方位升级。
省道
黄杨大道9月底完成修复
井岸二桥试通车后,黄杨大道(省道S365)成为贯穿白蕉镇、斗门镇、斗门一中、富山工业园区龙山片区、高栏港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的重要通道,所经区域涉及农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等重要产业。
黄杨大道长约15公里,通车多年来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路段出现破损情况,对来往的车辆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黄杨大道两侧缺乏非机动车道,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用道路,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昨日,记者从斗门区交通运输局获悉,黄杨大道将于近期开展维修改造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路面破碎板的修复,道路两侧各增加2.5米硬路肩作为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道,以及局部路段排水设施的完善,项目估算总投资约6000万元。
据了解,该项目由市公路局负责牵头实施,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下一步即将进行施工招标,预计两个月内可开工,并争取9月底前完工。
斗门区交通运输局局长蔡基生介绍,斗门积极参与省、市项目筹备建设,对广佛江珠城际轨道交通、香海大桥、通用机场、省道S272线湖心路至白蕉段沥青罩面工程、珠峰大道、黄杨大道提升改造等筹备项目,对目前在建的井岸二桥、西沥大桥、省道S272线莲洲至井岸段改建等项目,斗门区加强督查督办,全力破解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难题,以强有力手段推进相关项目建设的全面提速,确保按计划完成。
湖心路是通往斗门井岸城区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白藤街道办与白蕉镇、井岸镇之间的要道。据了解,省道 S272线湖心路至尖峰大桥段将计划实施沥青罩面和人行天桥工程,该项目由市公路局负责牵头开展前期工作,今年5月下旬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并上报市发改局和市政府,但具体施工时间仍在前期调研中。
此外,省道 S272线莲洲至井岸段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由斗门区交通运输局牵头、斗门区建管中心代建。项目全长约27公里,总投资8000多万元。该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计划年内基本完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