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南方+客户端>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壮瑶山城迎蝶变 幸福连山谱新篇|喜迎二十大

南方+客户端2022-10-08 14:10:28来自北京市

60年间,一座县城可以发生多大变化?

山沟沟里经济拔节生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2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28倍,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苍茫绿海,处处涌动着澎湃的发展动能。

边陲小城荣誉加身——凭借天生丽质和后天修炼,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县”“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连绵山峦,扛起了守护粤北生态的脊梁。

2022年9月26日,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的日子。位于粤北清远的连山,是全国唯一以壮族瑶族为主体聚居的民族自治县。自治县成立以来,连山各族人民谱写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生活的奋斗历程,实现了从山区农业县到宜居生态城的转变。

感恩奋进,再创辉煌。连山县委书记许崇砚介绍,新征程上,连山以奋进之姿迈入时代“考场”,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深化农文旅体融合,在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幸福美丽连山之路上铆劲奔跑。

连山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深化农文旅体融合,在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幸福美丽连山之路上铆劲奔跑。曾亮超 摄

连山是全国唯一以壮族瑶族为主体聚居的民族自治县,壮瑶风情独特。黄津 摄

壮乡瑶寨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黄津 摄

连山通过多元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鼓起了致富腰包。黄津 摄

连山的“七月香戏水节”已成广东旅游金字招牌。

连山金子山雪景。梁素雅 摄

连山县城,有一种和谐之美。曾亮超 摄

连山森林覆盖率常年居于广东首位。曾亮超 摄

兴产业▷▶

农文旅体融合解锁共富密码

“我感受最深的是村民脸上笑容更多了,家家户户都有致富门路。”谈起家乡变化,连山太保镇黑山村党总支部书记雷健说。

黑山村位于海拔1600多米的大雾山脚下,溪涧纵横,梯田层叠,自然风光条件优越。但在过去,村民守着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守着十几年的泥砖瓦房。

近十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水稻、茶叶等产业,并将梯田风光与民族文化、体育运动等元素相融合,举办稻香节、自行车比赛等活动,催热了乡村休闲游。如今,家门口的水稻除了当口粮,还可成为景点吸引游客,多元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鼓起了致富腰包。

这是山乡蝶变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连山立足生态优势,推动产业兴村富民,近年来更积极探索农业与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之路。

连山擦亮生态底色,积极探索“旅游+”新业态。图为黑山梯田风光。黄琳雁 摄

在农业方面,连山实施“321”产业发展计划,以有机稻、高山茶、生姜、禾花鱼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种(养)规模持续稳定,全县有绿色食品认证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个。成功创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稻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丝苗米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产加销、农工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

同时,深挖文旅资源,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例如,永和镇蒙峒古村运用壮瑶民族文化,打造了古村文化游、壮瑶美食游、民俗体验游、研学旅行游等旅游活动,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带领村民吃上了乡村旅游“生态饭”,既美了生态,也让村民富了口袋。

数据佐证60年连山经济之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2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7倍、552倍、1406倍。2021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853元和16788元,农民收入比1962年增长150多倍。

接下来,连山将擦亮生态底色,坚持农文旅体融合,积极探索“旅游+”新业态,着力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康养谷”“旅居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连山方案”。

美环境▷▶

提升人居品质刷新城乡颜值

驱车进入连山县城,逐渐映入眼帘的是吉水河畔错落有致、别具民族风情的建筑群。每当夜幕降临,一河两岸灯光璀璨、流光溢彩,人们在河边散步、跳舞,好不惬意。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农田荒地,仅有零星的泥砖房。1967年春天,连山县属机关陆续从永和搬到吉田。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到20世纪末,县城市政设施依然落后。

2002年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之际,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实施县城一河两岸改造、县城主街道楼房“穿衣戴帽”和拆除防盗网工程等,连山县城面貌实现大幅提升。

近年来,该县又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契机,不断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将民族特色元素融入城区建设。2018年,连山县城成为广东首个以县城为主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了居民的生活常态。

在广袤农村,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扎实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432个自然村成功创建为美丽乡村。

交通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62年自治县成立之初,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仅185.5公里,无论是国道,还是省道、县道、乡村道,均为砂土路,等级低、路况差、通行不便。

连山公路通车里程1013.94公里,是1962年的5.93倍。图为二广高速。曾亮超 摄

在连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县交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13.94公里,是1962年的5.93倍,全部实现了通沥青路面水泥路面,乡镇通公路率达100%,建制村及200人以上自然村通公路率达100%。县城实行免费公交。

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到畅、由畅到美,连山初步形成了“内联外通”、往来便捷、日臻完善的路网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连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5.8%,常年居全省首位,多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以上。未来该县将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围绕壮瑶风情、美丽风光、多彩风貌,将连山城乡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百里画廊”。

惠民生▷▶

多措并举托起稳稳的幸福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科学创作课上,数名学生正在用3D打印笔进行创作,蜻蜓、花草、扇子……一个个三维物体很快呈现。

教书育人环境改善,是连山推进一系列教育民生项目的成果之一。今年秋季学期,连山5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及幼儿园投入使用,全县新增优质学位3920个。

连山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环境典雅的连山第一小学。黄津 摄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经费连年增加,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生人数大幅攀升,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及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超全国平均水平,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1%,获“广东省教育强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称号。

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等级,各镇设立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站,不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全县医疗资源,加快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有效化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难题,曾经“有钱去广州、没钱去贺州”变为“大病不出县”。

人口数据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1962年连山全县户籍人口仅有5.25万人,经过60年的繁衍生息,目前全县户籍人口12.4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5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60年,也是连山各民族团结进步、逐梦前行的历程。通过民族税收优惠政策,连山引进166家总部经济企业壮大县域经济;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成功创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个;按时发放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金,受益学生达1.2万人次;持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县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

面向未来,连山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民族工作,让全县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数说蝶变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2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28倍,农民收入比1962年增长150多倍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13.94公里,是1962年的5.93倍

●创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个

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85.8%,常年居全省首位,空气质量优良率97%以上

绿色食品认证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个

【记者】苏晨 黄津

【通讯员】李先觉 韦月朝

【作者】 苏晨;黄津;曾亮超;梁素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