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月22日开幕的中共珠海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总结了2014年工作并部署2015年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审议《中共珠海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一流法治环境的工作方案》稿,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
1月22日开幕的中共珠海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总结了2014年工作并部署2015年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审议《中共珠海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一流法治环境的工作方案》稿,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市委书记李嘉主持会议,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并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一流法治环境作专题讲话。
昨日上午和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无论是出席会议的市委委员还是列席会议的人员,在发言时虚话套话少了,普遍结合各自的工作谈如何贯彻落实市委的工作部署。
真正建设一流的法治环境
市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广泉在发言时说,市人大常委会有不少法律专业人才,但在基层人大这一情况却不容乐观。各区、镇(街)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专业人才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意义,吸纳更多的法律人士投入到人大的各项工作开展中,加强依法监督的专业性。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加强培训,做到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市委委员、副市长王庆利建议,在全市层面上对法治环境建设的风险点进行排查,从新法与旧法的衔接、法律体系的完善、内容的搭配上进行梳理。对依法治市的风险点,进行基础摸底调研,哪些区域是重大风险领域、哪些群体是重大风险领域。从而选择一个规章更加精细、操作性更强的路线图去推进依法治市。
市人大法工委主任文华表示,要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立法体制,避免部门利益法制化;完善民主立法的工作机制,从立法项目的论证到每一个法规的起草修改,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扩宽公民有效参与立法的渠道,珠海今年将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镇街,建立地方立法的据点,收集民众对立法的意见建议;推进立法的精细化,要提高立法的质量,从立法前评估立法后的工作机制,每一个环节都科学论证。
珠光集团党委书记何伟龙在发言中说,企业的发展与优良的法治环境密不可分,在今后的立法、调研等相关工作中,能否为企业提供一些机会,企业在实际遇到的问题或许能为立法提供帮助。同时,珠海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都与港澳地区息息相关,其中不少是法律问题,希望珠海的立法能够多考虑与港澳的法律体系相衔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