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土地财政后遗症显现 地方政府难遏楼市的微调

中国新闻网  2012-02-24 16:26

[摘要] 在中央一再强调楼市调控不放松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何不断尝试向楼市伸出“援手”?业内专家表示,这可能与经济学意义上“棘轮效应”有关。棘轮效应,通俗说法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房地产带来的好日子已经到头,而苦日子一时难以接受,一些地方政府不断尝试放松楼市调控,期望拉动经济和财政收入。

 

“微调”尺度难把握

有评论认为,合理控制房价,是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而需要资金投入的基建投资、民生改善也是评价地方政府政绩重要因素。控制房价和土地财政就是天平的两端,如何“找准”这架天平的平衡点,对于每个地方官员而言都是一道难题。

佛山市某开发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佛山限购是政府‘自选动作’,我们至今还不理解。现在看来,限购是一条下不来的船。”

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表示,佛山市当时提出主动进行限购是为配合临近的广州,也有带头响应中央号召的考虑,但佛山市政府并没有想到中央的决心如此之大。“任何对楼市调控放松的尝试,在现在都是错误的时间点。”

近期同样因“微调”楼市调控政策而受到关注的广东中山,限价令出台与限价标准的提高,也都是出于政绩的考虑。在中山出台限价令前夕,中山新房网签价格已经突破每平米6000元。

而中山市去年年初提出的房价控制目标是每平米5853元,中山市政府颁布52天限价令的用意似乎只是实现年度限价目标。对于中山市政府来说,限价也是一条“下不来的船”。限价令到期之后,迫于舆论压力,中山市政府选择延长限价令。

韩世同分析,房价大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在保增长大背景下,地方经济增长模式促使地方政府依然有救市的动机。像近期大连、宁波、南京提高公积金缴存基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放宽普通住宅标准,北京、杭州提高高端人才补助,都是可以接受的“微调”。未来也不排除部分城市作出新“微调”举措的可能。

相关阅读:

土地收入13年近13万亿 使用方向很少公布

十字门一逾6万平地块由神华销售集团成功竞得

春节假后珠海首幅地块终开拍 面积逾20万平

国土部:中小套型仍是商品房土地供应主要对象

2012年土地供应政策调控不变 促房价合理回归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珠海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