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素材来源:中山历史、中山党史、中山档案方志、东区发布
有些事物,在时间长河里销声匿迹;有些事物,时过境迁却仍被人怀念。
而地标,作为城市的名片,是精神文明、人文历史、城市特色的最好体现,往往是人们心中难以抹去的城市记忆。
在中山,就有这样的一批城市地标,即使消失在眼前,却仍是中山人娓娓道来的城市纪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些曾经辉煌过的城市地标。
长江乐园
全国最早建成的大型娱乐场所
说到主题公园这方面,中山当年可是风头无两。
20世纪80年代,是中山旅游业最鼎盛的时期,多项引领全国“第一”。
比如位于五桂山脚下的长江乐园,是国内最早建成的、具有现代化游乐设施的大型娱乐场所,在当时甚至轰动省港澳,颇受追捧。
据了解,长江乐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由三菱顺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300多万港元建成经营,园内设有游乐设施18项,当中有多个在当时的广东是新项目。
| 图源:中山党史
甚至乐园内还引进一些游戏机产品,在当时许多国家地区甚至港澳都还没有。
此外,长江乐园还开创了中外合作办企的新模式,为中外合作经营提供了一个范本,成为各级领导考察参观的第一站。
| 图源:中山历史
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长江乐园的火爆犹如昙花一现,最终于1997年停业整顿。
随后在2005年7月,乐园先后被中山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和中山金马游乐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接手,并改成长江水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2年2月起,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上出现了长江乐园改造的多个公告,分别涉及项目建议咨询、测绘和前期监理。
未来,或许我们还有机会,迎来长江乐园的回归。
九曲河
一代“老石岐”的集体记忆
对于现在的中山年轻人来说,大概只闻“九曲河”名,不知其形。
就连房叔,也是听一位“老石岐”讲述过,其年轻时居住在九曲河边的故事。
据了解,九曲河全长2.4公里,因环城库流河“减水缺”至清风桥的一段刚好是九道弯得名。
| 图源:中山档案方志
石岐人习惯把从岐江河边的环城桥开始,直到华侨中学的路段,称作九曲河。
一条九曲河,不仅是石岐的标志,还将岭南水乡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 图源:中山档案方志
然而这样一条十分具有特色的河流,在上世纪80年代因河水污染,加上城市建设需要,最终于1984年被覆盖成一条暗渠。
中山第一家麦当劳
推进孙文西路转型升级
对于现在的小朋友来说已是稀松平常的麦当劳,在90年代却是轰动全城的存在。
中山第一家麦当劳于1996年开业,坐落于孙文西路与南基路交汇处,楼高三层,前身是“新广州酒家”。
开业时场面相当壮观,引得满城竞相追捧。此后热度也依旧不减,常常坐满了人,去过麦当劳用餐也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 图源:文明中山
房叔了解到,当时与麦当劳签下合作过程并不轻松,期间经过长时间的游说,才让麦当劳公司决定对投资开办“中山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可行性研究。
而那时的新广州酒家受到个体经商的冲击,只剩下一楼店面仍在勉强营业,想要转型却无奈于酒家背景复杂,难以协调其中的关系。
因此,急于引进麦当劳的官方负责人,通过各方协商沟通,最后决定租赁新广州酒家和茗园商场两个物业,开办两家麦当劳餐厅。
| 图源:东区发布
不过,过程中计划有变,最终在1996年3月28日,由麦当劳公司投资500万美元,中山提供场地合作开办三家麦当劳餐厅。
其中原新广州酒家所在的位置,便开办起了中山第一家麦当劳餐厅。
只不过,当时签订的租赁期仅15年,中山第一家麦当劳也在合约期满后,即2011年结业。
岐江两岸酒店
见证中山酒店业发展
上世纪70、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中山,一时文旅业迎来迅猛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石岐岐江两岸上,一座又一座酒店宾馆、商业楼宇拔地而起,成为中山著名商业圈。
其中的建筑,有的延续至今,屹立不倒;有的被拆除重建,退出历史舞台。
中山大厦,位于原西郊公园(现中山国际酒店东北侧),由中山县饮食服务公司于1976年兴建。
据悉,该建筑于1978年建成开业,整栋楼高7层,建面8500㎡,共设有客房150间,在当时是中山最高的地标建筑物。
| 中山大厦为图中心侧边有橙色楼梯的建筑
图源:中山党史
中山大厦历经两次改建,还曾更名为柏宁酒店,但最终也难免被拆除。
西郊宾馆,位于石岐西区中山一路(现中山国际酒店西侧)。
宾馆于1984年11月建成开业,同样楼高7层,建面4838㎡,设有标准客房80间以及中餐厅(420个餐位)、咖啡阁、歌舞厅各一座。
| 1984年的西郊宾馆,图源:中山档案方志
西郊宾馆主楼侧兴建有铁城商业一条街,聚集家电、日用百货、服装等商场。
不过与中山大厦不同的是,西郊宾馆并未被拆除重建。
而是于1989年1月更名为“铁城酒店”,现在则成为跨国大集团的连锁“宜必思酒店”成员。
| 如今的“西郊宾馆”,图源:中山党史
值得一提的是,更名后的铁城酒店,在2022年5月31日就已被裁定破产清算,并于今年2月份在阿里资产上公开预招募重整意向投资人。
对比前面两个,中山酒店的发展更戏剧性。
据了解,当年为了促进五桂山开发建设,中山于1987年3月在中山大桥西侧建成中山酒店。
从旧图上看,建成的中山酒店大致有9层高,呈轴对称长排的布局。
| 1988年的中山酒店,图源:中山党史
随后于1997年,中山酒店被转让给一位香港珠宝商,并改作房地产发展。
不过当时发展并未如预期那样顺利,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香港金融市场受到冲击。
最终建设的项目不得不烂尾多年,2010年前后才重建成高档小区。
岐江酒家
岐江两岸当时最高的建筑
说到中山消失的地标,岐江酒家可以说是最可惜之一。
岐江酒家,坐落于岐江西岸,楼高三层(后来起至四、五层),于1956年开始兴建,并于1957年春节开业。
| 图源:中山档案方志
在当时,岐江酒家是中山少有的档次高的豪华餐厅,许多华侨返乡都会选择在此宴请亲朋。每年接待华侨、港澳同胞12000多人次。
甚至1959年全国华侨代表大会在中山召开时,还曾在岐江酒家设百桌宴席招待。
| 图源:东区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岐江酒家有一项人性化服务,前来吃饭的宾客可以自己买食材,带去酒家烹饪,这也就是所谓的“来料加工”。
但遗憾的是,在1992年春节,一场大火结束了岐江酒家三十多年的辉煌。
兴中道“湿水火箭”
中山进入城区重要标志
作为中山重要的城市黄金中轴,兴中道大家应该都有走过。
不过与现在的兴中道不太一样,二十多年前的兴中道上,曾有一十分醒目的标志性建筑——“湿水火箭”。
| 图源:中山历史
“湿水火箭”名字的由来,或许与其酷似火箭的造型,加之下面是喷水池有关。
该火箭十分之高大,与同一条路上的孙文公园孙中山雕像遥遥相望,共同形成兴中道上独特的风景线。
不过后来到了2001年,由于中山路扩建这个地标被移走。
该城雕现今矗立在五星陵岗之间的绿地公园,在不少火炬市民的童年里留下深刻印记。
石岐学宫
旧时香山县最高学府
在大家眼里拥有一定历史年限的人民医院,其前身是历史更为久远的石岐学宫。
据悉,石岐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即公元1156年),位于石岐莲峰山的南面。
| 清同治年间编修的《香山县志》中记载的石岐学宫简图
图源:中山档案方志
当时的石岐学宫并不是治病救人的医馆,而是旧时学子讲读及应考的地方。
石岐学宫从南宋至清代,经历过几次易址、修缮、扩建,直至清代同治年间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 图源:东区发布
到了民国初年,由于科举制度的消失,石岐学宫也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
随后到了上世纪50年代初,学宫内设立了县人民医院。
直到现在,整个学宫最终也仅剩下泮水桥一处遗迹,就位于现在的中山市人民医院内。
| 泮水桥遗迹,图源:中山发布
石岐车站
通往中山的核心站点
具有传奇色彩的岐江两岸,还曾孕育出中山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站——石岐车站。
据悉,这座车站于1954年兴建,占面也就360㎡,4格停车库,是当时通往中山的核心站点。
| 图源:中山档案方志
一年后,由于广中汽车公司并入广东省交通厅运输局佛山总局,公司名称也同步更改为中山汽车站。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山汽车站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车站于1975年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车站共三层楼,占面也拓宽至1.1万㎡,站内更是设置有候车室、售票房、机修车间等。
| 1960年的中山汽车站,图源:中山档案方志
停车库还可以同时停放16辆汽车,配有客货车61辆。
到了1995年,由于岐江桥头一带周边交通愈发拥堵,富华道西端兴建起了如今大家都熟悉的中山汽车总站。
这个新建的车站,面积更大、设施更先进、运营车辆和路线更多,逐渐取代了原车站的功能地位。
长江旅游公园标志塔
南外环与长江路交汇处的地标
关于长江旅游公园标志塔的故事,说来都是遗憾。
房叔了解到,当初建这个塔的契机,是为了将长江高尔夫球场、长江水库等周边一带片区建设形成“长江旅游公园”而兴建的。
| 被拆除前的灯塔,图源:中山历史
然而规划很美好,但实际行动却跟不上。
由于各种原因,最终“长江旅游公园”没能实现,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也逐渐被废弃。
直到2020年,因中开高速建设的需要,该灯塔不得不被拆除。
| 被拆除中的灯塔
房叔有话说
有时候,世间的发展规律就是这么“无情”。
时代在进步发展,但这些代表一个时代的地标建筑,却逐渐没落被取替。
而见证过这些地标的人们,怀揣着旧时的记忆,也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把这份美好传承下去。
那么,以上11大地标,有见过的朋友吗?或者中山还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地标?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那旧时的美好。
近期视频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