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地产宣布退出
房地产开发业务,专注转型免税业务,连续两天股票涨停。此举是否能助力其摆脱困境,还需时间检验。珠海免税集团的收购计划能否带来转机,成市场关注焦点。

格力地产最近的动静不小,宣布要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专注转型。这个消息一出,连续两天股票涨停,股价飙到了5.46元每股,涨幅高达10.08%。格力地产的最新重组方案显示,它们计划剥离在上海、重庆、三亚等地的房地产资产,并获取珠海免税集团不少于51%的股权。
其实,这次重组真的是一波三折。早在2020年,格力地产就宣布要收购珠海免税集团,但因为原董事长被调查,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计划多次搁浅。即便如此,格力地产还是坚持了下来,不断调整重组方案。这次的新方案不涉及发行股份,操作起来更便捷,收购比例也有所降低。小编觉得,这一步真的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突破。
格力地产虽然头顶“格力”大名,但和格力集团、董明珠之间早已没了关联。实际上,格力地产的母公司是珠海投资,背后是珠海国资委。过去几年,格力地产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营收增长乏力,净利润也不稳定,2018年才录得不到1亿元的利润。过去两年,营收下滑四成,累计亏损近29亿元。格力地产尝试多元化转型,但效果并不显著。
格力地产此次重组,寄希望于珠海免税集团能带来新的生机。免税业务在中国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持有免税牌照的公司只有8家,非常稀缺。珠海免税集团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免税品销售的国有独资公司,在陆路和机场口岸都有不少免税店。免税商品的价格优势明显,吸引力强,毛利率也更高,这或许是格力地产看到的希望之光。不过,免税业务能否真的成为格力地产的救命稻草,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以王府井为例,2020年获得免税牌照后,股价一度从10元涨到78元多。格力地产若能顺利完成重组,或许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总结来说,格力地产的这次重组,不仅是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境,更是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是否能成功转型,仍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同时,这也为其他正在寻求变革的房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案例。格力地产能否成功重组,将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