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斗门区五镇一街中,每个镇街都有很多拿得出手的特色美食,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今日继续择取斗门镇、莲洲镇和白藤街道的部分特色美食加以介绍。
在斗门区五镇一街中,每个镇街都有很多拿得出手的特色美食,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今日继续择取斗门镇、莲洲镇和白藤街道的部分特色美食加以介绍。
斗门镇:“肉香”不怕巷子深
斗门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独特的皇族文化和南门村菉猗堂、接霞庄、斗门旧街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古迹,是斗门乡村游的必游之地。该镇的多种美食也同样名声在外,虾米糍、大赤坎果木烧腊、濑糍水等传统美食全都值得一品。
1 大赤坎果木烧腊
大赤坎果木烧腊是一家位于斗门镇大赤坎村的餐厅出品。
这家餐厅的排骨和叉烧采用祖传秘方酱料调味,使用传统工艺、荔枝果木烧烤而成,色泽鲜明,甘香可口。餐厅位于大赤坎村内一个篮球场边上,招牌、门面、店内装潢等都毫不起眼,但这家名声颇盛的大赤坎果木烧腊就“藏身”于此。从寻找这家餐厅的所在位置,直至坐下品尝美味的整个过程,都颇富一种“循香而至”的乐趣。
如今,大赤坎果木烧腊已列入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虾米糍
虾米糍是斗门一道特色小吃。虾米糍的制作方法颇为讲究,首先将粘米粉用凉开水调成米浆,即一边放水一边搅拌,搅拌时慢慢下水,米浆由稠到稀,待搅好的米浆稀至用勺子舀起再倒下可以形成一条线状时便可,然后倒一层薄薄的放在蒸笼里炊,层炊熟后又在其上加一层,如此反复多次,要炊几层由人喜欢,到后一层时,则在其面上放上虾米、葱花一起炊熟便可。
3 濑糍水
濑糍水是斗门特色传统美食代表作之一。
传统的濑糍水,用料上乘、完全手工制作。先用新鲜优质晚造粘米以水浸透,捞起用竹制箩筐盛装晾至干身,再用这种晚米煮饭晾凉。把干身的粘米放进舂米的石碓,再放适量米饭,用人力舂粉,以箩斗筛粉,晒干成干米粉。把干米粉以凉开水调至适度糊状,用手工把米粉浆从钻孔椰壳成线状濑进开水镬里至熟透,捞起过冷槽后放在竹制米筛上面备用。用碗装上糍水米线,加入鸡汤或猪骨汤,再放上虾米、瘦肉、腊肠、鱩干、葱花,就是地道的斗门“濑糍水”。
4 镬边糍
镬边糍是斗门尤其是在农村的特色美食。
将粘米粉用凉开水开浆搅拌时慢慢加水使粉浆由稠到稀,然后烧镬,下油盐、配料(可加虾米、雷干、腊肉、葱花等,一般农户多用番薯、芋粒等作配料)一起炒香,放汤煮沸后,边煮边用勺子舀粉浆,沿镬边慢慢放入,待这一层粉浆渐渐凝固后,便用镬铲铲到镬中的汤里继续煮,然后又在镬边濑上一层,如此反复,直至所调的粉浆用完。镬边糍制作方法简单,味道鲜美,幼嫩爽口,别有一番风味。
5 虾堆
虾堆曾是当年斗门墟出名的特色小吃之一,直至解放初期,斗门墟、乾务墟、沙龙墟仍有人制作、售卖虾堆,后来逐渐消失。
把萝卜、上肉、鱩干切粒,用葱花、油、盐、生抽炒香作馅料;新鲜沙虾油盐焗熟;粘米调至适度糊状。用约1寸高圆柱状的铜皮(或铁皮)有柄油勺盛装少许米糊,放入馅料,加米糊铺面,再放上1-2只焗熟的虾,放进油镬里炸至金黄色,熟透后捞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