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21日,记者从珠海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办获悉,2012年以来,珠海市大力推进社区公园建设,利用城市快速发展中遗留的边角闲置土地,已建成284个社区公园绿地,把绿地福利带到了市民的家门口。
“以前想要运动,只能到距离较远的城市公园,现在走几百米,就能进社区公园,我觉得我家就住在公园里。”市民李女士为社区公园竖起了大拇指。7月21日,记者从珠海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办获悉,2012年以来,珠海市大力推进社区公园建设,利用城市快速发展中遗留的边角闲置土地,已建成284个社区公园绿地,把绿地福利带到了市民的家门口。
绿树花海,耕耘就在家门口
据悉,珠海在进行社区公园规划时,充分考虑了市民的诉求以及周边社区的文化习俗和健身习惯,在传统社区公园“广场+绿地+健身器材”的单一模式基础上,突出不同功能,配置不同设施,建成了梅华城市花园、大镜山社区公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公园。
梅华城市花园一年四季,绿意葱茏,鲜花盛开,而它引人注目的,当属花园西北角3000多平方米的生态菜园。据香洲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6月份以来,香洲区城管局与市农科中心开展生态菜园市民认租试种活动,菜园实行摇号租种方式,每半年一个租期,该活动得到了众多市民点赞,市民体验到了都市生活欠缺的田园风光,城市脏、乱、差的市容“黑点”也变成了城市管理的“亮点”。
“梅华城市花园这片地以前很乱,是一块长期闲置的荒地,到处都是垃圾,搭建着各种临时窝棚,每次我都是掩鼻匆匆走过,后来市里在这建起了社区公园,离家近,很方便,我和家人就常来这里散步。”市民邵先生表示,没想到这块闲置地竟派上了大用场。
运动健身,享受也在家门口
在社区公园中,随处可见市民阖家结伴,或邻里间三五成群,看书、散步、打球的场景。市民或静或动,全身心地体验着“家门口的享受”。
在社区公园运动的居民很多,而说到人气旺的,非大镜山社区公园莫属。据建管中心介绍,大镜山社区公园占地约8万平方米,其场地设施是香洲区社区公园中齐全的,这里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门球场、专用自行车道、塑胶慢跑健身路径等一应俱全。
“我喜欢打羽毛球,之前去一些羽毛球场还要收费,现在,我有时间就和家人、朋友来大镜山公园PK球技,这里离家近,而且不收费的。”市民张女士表示,“家门口的享受”,既增进了亲朋间的感情,也节约了休闲运动的金钱成本。
居民自治,默契充盈邻里间
星罗棋布的社区公园,已成为市民健身、游憩的场所。作为公共场所,社区公园必然会出现市民活动密集、场地使用冲突的时段,出现矛盾或冲突时怎么办?
据悉,紧邻居住小区、与市民关系特别密切的小型公园,在社区居委会的主导下,已经开始探索居民“自我管理场地、自我开展活动、自我维持秩序”的自治管理模式。譬如只有一个门球场、几张乒乓球台的社区级公园,公园秩序等由附近居民自发出面管理,甚至自发组成类似于管理机构的自治团体,在居民自治过程中,邻里感情也更加密切融洽。
规模较大的区、镇级公园,人们逐渐养成了友好协商的习惯,并在足球场率先形成了良性秩序——踢球者5到7人结成一队,两队比赛5,谁先输球谁下场。目前,类似规则已在香洲区社区体育公园形成公众默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